四川峰华农业有限公司

主营:贵州李子苗批发销售,贵州蜂糖李苗种植基地,贵州凤凰李苗批发

免费店铺在线升级

联系方式
  • 公司: 四川峰华农业有限公司
  • 地址: 四川
  • 联系: 邓经理
  • 手机: 15102852006
  • 微信:
  • 一键开店

地径3公分以上李子苗价格,李子树苗批发基地

2020-01-18 01:00:01  2108次浏览 次浏览
价 格:24

地径3公分以上李子苗价格,李子树苗批发基地

四川峰华农业基地专业培育李子苗、李子树苗苗基地。研究培育李子苗十余载,本基地批发李子苗品种有:蜂糖李苗、脆红李苗、青脆李苗、茵红李苗、五月脆李苗、凤凰李苗、巫山脆李苗、羌脆李苗,年产优质李子苗200余万株远销全国各地。欢迎广大种植户来电咨询实地考察!

2018年李子苗市场行情:地径0.8-1公分5元、地径2公分10元、地径3-5公分25元,批发价格量大从优!(网上价格仅供参考)

李子苗腹接法

李子苗木腹接法应用较广。接穗可用单芽,也可用芽苞片。用单芽的称单芽腹接,用芽苞片的称芽苞腹接或T形露芽腹接。下面为大家介绍李子苗木嫁接方法的腹接法:

①砧木切口:切口距地面10~15厘米,选择东南向光滑的一侧作切口。切口形状有冂或T形或⊥形。冂形切口的操作方法是将刀刃前1/3紧贴砧木主干,向下推压纵切,由浅至深切开砧木皮层,切口长度比接穗略长,并切掉削开皮层的1/3~1/2,以免砧木切开的皮包住接穗的芽眼。将接穗放入切口内,接穗的皮层应对准切口的皮层,接穗的短削面下端与砧木切口底部接触,用薄膜带将接穗和砧木包扎紧。春季或5~6月份腹接时,可作露芽包扎,秋季嫁接时,应将接穗全包在薄膜内。也可将砧木切成T形,将接穗下端短削面与砧木切口底部接触,用薄膜条包扎紧,不需要露芽包扎。切削⊥形的砧木切口,应选砧木光滑、平直的一侧,自上而下地划一刀,再在下端横切一刀,使之形成⊥形,将接芽自下而上插入⊥形口内,再用薄膜条包紧即可。

②嫁接时期:进行露地嫁接时,除气温在12℃以下或37℃以上时,嫁接成活率低外,其他时间均可嫁接。保护地育苗,全年均可嫁接,但以温度在20~30℃时效果好。气温25℃左右时,接口愈合快。

微信图片_20190118122509.jpg李子苗芽接技术

在品种纯正、树势健壮、丰产稳产、已进入结果盛期的母树上选取1~2年生芽眼饱满、生长充实且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接穗。选抗逆性强的君迁子或野李子作砧木。

削接穗先在接穗芽上方1厘米处向下斜削一刀,长约1.5厘米,然后在接穗芽下方0.5~0.8厘米处呈30度角斜切一刀,到刀口底部,取下芽片。

砧枝剪切砧木留10~15厘米高,用同样的方法在砧木适当部位切下长2.5~3厘米、宽0.5~1厘米的切口。砧木的切口应比芽片稍长。

砧穗对接将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注意芽片上端必须露出一线宽窄的砧木皮层,形成层要对齐。

绑缚砧穗用塑料条自下而上捆绑好砧穗接合部。要求嫁接后芽萌发的,要把芽露在外面。

由于嵌芽接切口小,单宁流出少,因而嫁接成活率高。

微信图片_20190118122530.jpg李子苗起苗注意事项

起苗是培育苗木的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及造林和建园的质量、栽植后的成活率、生长和结果。在起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出圃标准:苗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害。苗高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如毛白杨、杂交杨、法桐等苗木胸径应在3厘米以上,苗高在3.5米以上;苹果、梨、杏、桃等苗高在1米以上。尽量不使用幼弱苗、等外苗。

把握起苗时间:原则上起苗要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开始落叶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起苗;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若在芽苞开放后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的成活率;秋季起苗在苗木枝叶停止生长后进行,这时根系在继续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

掌握出圃的方法:起苗时应尽量减少伤根,远起远挖,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防止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若遇干旱天气,应先浇水,待土壤松散后再起。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不便掘起可以切断,切忌拔苗,避免撕裂苗皮影响成活。

挖取苗木时应带土球:起苗时,根部要注意带上土球,土球的直径可以为地径的6倍~12倍,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裸根苗要随起随假植;珍贵树种或大树还可用草绳缠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时栽后根土密接,根系恢复吸收功能快,从而提高成活率;需长途运输的苗木,苗根要蘸泥浆用塑料布或湿草袋套好后再运输。

进行苗木:一是法。即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浸苗10分钟~20分钟,或用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百业店铺 更多 >

特别提醒: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均由用户自行发布。
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谨防欺诈行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