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型材产品经历了导入期和高速发展期,从时间上看,可以分别定义为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和1995年-2002年左右。2003年以后,PVC型材行业进入了转型期。在产品的导入期:生产商普遍追求低造价,简化了门窗型材断面,配方中大量填充碳酸钙,导致产品性能很低,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产品的推广。
1995年开始,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消化吸收国外欧式型材的技术精华,研制出自己的门窗系列,成为国内塑料门窗的主导,推动门窗的技术更新和发展,也使整个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高速增长。进入产品成熟期后,也即从2003年起,许多弊端开始反应出来,过高的利润率导致盲目投资过多,使行业综合产能近300万吨,远高于市场需求;很多新进入的投资者没有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入手,而是简单模仿,甚至偷工减料,假冒伪劣,行业市场竞争处于非健康状态。原料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加剧这种非健康的竞争,使部分企业经营处于困境,出现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发展趋势
PVC管道凭借其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工程界的一致好评。近些年来,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PVC管道发展十分迅速。
行业分析师指出:受PVC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以及国产原料支撑,2010年PVC管道产量占到了总量的55%。近些年,PVC管道市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份额在不断的下降。而PVC管道市场份额下降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PVC管道市场受到PE、PPR等其他塑料管道的冲击,被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是:含铅稳定剂在与食品类产品接触的PVC管材中的禁用,对PVC管道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当前,PVC管道发展处于高速发展期,行业产能不断扩张,很多中小型企业为抢占市场,降低成本,在配方中大量填充碳酸钙,以次充好,影响了PVC管道整个行业的形象,直接影响了PVC市场份额,加速了PVC市场份额的流失。
前景展望
中国塑料管道生产能力达300万吨,主要有PVC、PE和PP-R管道三大类,其中PVC管道是市场份额的塑料管道,占塑料管道近70%的份额。PVC管材生产线1600余条。年生产能力250万吨以上,2003年PVC管道(管件)年产量达120多万吨。在塑料管道中,PVC的份额为70%, PE占25%, PP-R占4%, 其它占1%。
虽然PVC管道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投资,但在国内生产众多厂家(2000多家)中,年产能力在1万吨的仅有70多家,年产3万吨以上的企业为20多家并拥有行业60%的产量。
整体而言,国内小口径、低附加值的管道企业多,大口径、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少。PVC管材的加工能力分布存在结构性不合理。中小企业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PVC排水管,同时大量的非标管仍充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无序而混乱。
在一些传统的PVC塑料管道领域,PE和PP-R的替代势头明显。其他品种对市场份额的蚕食以及含铅稳定剂在与食品类产品接触的PVC管材中的禁用,对PVC管道的发展又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PVC原料一般占去总成本的70-80%, 主原料PVC价格的变动对企业影响显著,1998年后,产能扩张、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PVC原料价格上涨,行业利润下降。很多中小型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举步维艰维持生存。PVC管材本身对运输装载空间浪费大,加上新的道路交通法规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成本。
二者区别
PVC-U和UPVC的区别
PVC-U和UPVC就是我们通常说的PVC管,只是写法的顺序不一样而已。
PVC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PVC的塑化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会添加增塑剂(如DOP,DBP,DINP等),而添加增塑剂的PVC制品会比较软。
一般我们将加工过程中未添加增塑剂的PVC制品统称为UPVC,亦可写作PV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