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早源于美洲。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
由于“中华”烟原料数量较少,至八十年代每年产量一般在几千箱,不超过一万箱(根据原料数量而定)。大跃进年代,原料更是匮乏,国产陈烟叶供不应求,于是采用了人工发酵烟叶工艺技术,同时,开始人工挑叶(解把挑叶)。“文化大革命”前,烟叶由中央统一调拨,“文化大革命”中,原料供应发生困难,“中华” 烟每年生产一些,但数量甚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少量使用一些进口烟叶(美国、泰国、津巴布韦等),但须每年向中央申请外汇额度。
有收藏烟标嗜好的人都知道早期的“中华”烟标和现在的烟标主图案内容大致相同,却又有质的区别。早期的“中华”烟标中,华表和天安门城楼图案均为徒手画成,因此与实物有较大差异,并略显矮胖,而烟标自然也是显得有些粗糙,为此,当时烟厂于1966年8月4日派专人赶赴北京在天安门城楼处用当时十分笨重的照相机拍下了实物,以照片上的实物作为设计的参照蓝本。
软盒黄鹤楼(蓝版) 盒装:
1.透明纸、拉带始、终端、撕口方向、封签粘贴、小盒盒搭口粘封的设计同软盒黄鹤楼(特制珍品)。
2.小盒内衬纸上端有五排“黄鹤楼”汉字与汉语拼音相间的镭射字体,鲜艳、清晰。小盒内衬钢印由数字和拼音字母7位组成,字体规范,清晰。
3.小盒材质采用97K/平方毫米金色喷铝镭射激光防伪纸。 烟支: 条盒材质采用250K/平方毫米金色喷铝镭射激光防伪纸,珠光水松纸色泽基本一致,长度为34mm。水松纸印字清晰完整,表面洁净,搭口粘贴牢固、平整、光滑,不翘边和漏气。滤嘴棒为醋纤,长度为25mm。烟支松紧适中,切口平齐,烟支端无空陷,表面光洁,无皱纹,点,卷烟纸为竖罗纹。铝箔纸采用金镭射喷铝技术印刷,其七彩镭射“黄鹤楼”字体美观大方,具有较隐蔽的防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