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黄烟按叶色深浅分为淡色晒黄烟和深色晒黄烟。调制方法有半晒半烤、折晒和架晒三种。总的来说,晒黄烟与烤烟比较接近,尤其是淡色晒黄烟。无论在外形、化学成分以及烟气、吃味等均与烤烟近似。深色晒黄烟是介于淡色晒黄烟与晒红烟之间的类型,与淡色晒黄烟比较,叶色较深,含氮物较多,含糖量较低。这些差异,除品种因素外,主要是因栽培条件和调制方法不同而产生的。晒黄烟的主要产区有广东的南雄、湖北的黄冈、均县、吉林的的蛟河、江西的广丰、上饶等地。
“中华”牌始创于50年代初,它一问世就以优良的品质蜚声烟草界,由于当时全国保上海,上海保“中华”烟的形势和“中华”产量较少的事实,使得“中华”烟起初有充足的原料供应作保证,难度不在配方,而在于落后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生产工艺上。当时制丝车间对加工工艺参数的控制和掺和的均匀性成为了“中华”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当时的情况下,烟厂职工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确保了“中华”烟的内在质量。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烟厂技改的进行,国外的设备不断引进,工艺设备上小改小革的不断涌现,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精度不断提高,工艺问题得以解决,但随之带来的是配方上难度加大,原因有二:其一是逐年提升的“中华”烟产量给配方原料的供给带来了压力;其二是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使上海烟草采购上等烟越来越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烟叶品种K326以其高产、抗虫害、抗气候能力强等优点,激起了广大烟农的种植热情,但此种品种种出的烟叶有一特性,即香气浓、劲头大,不适应“中华”烟的配方要求。二是由于各家烟厂都想在卷烟销售市场寻得一席之地,故而对上等烟叶的抢购日趋白热化,适用于“中华”烟的上等烟采购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严峻局面,1993至1994年“中华” 烟配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当时的配方小组首先对配方体系进行了变动,由原来的少地区、少等级、大比例的配方模式向多地区、多等级、小比例的配方模式转变,以期降低由于原料短缺给产品带来的风险。其次,(集团)公司加大了基地的建设力度。基地由原来的河南、云南、贵州、山东四省逐步扩充至四川、福建、湖南、东北,拓展了“中华” 烟叶原料的来源渠道。另外,为节约烟叶资源,配方小组对“中华” 牌的配方进行了调整,并辅之于重新调制后的香精,使“中华”牌卷烟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同时使产品原料的瓶颈现象得以缓解。当然,对“中华”烟配方的每一次调整,无论大与小,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论证和反复的试验。可以讲,为了保证“中华”烟的产品质量,公司上下是不遗余力的,类似“中华”烟挑叶、普查和单料烟评吸等工作内容长期以来从未间断过。
黄鹤楼品牌香烟得名于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的黄鹤楼。黄鹤楼品牌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是湖北省名优烟之一。1995年,黄鹤楼品牌全新上市,2004年推出黄鹤楼1916产品。黄鹤楼品牌从此迅速崛起,成为与中华、玉溪、芙蓉王等齐名的中国卷烟品牌之一。黄鹤楼以“天赐淡雅香”为口号,构建五大产品系列。
特制软包装珍品
包装规格: 软包卷烟规格: 一类烤烟 84mm焦油量: 10mg烟气烟碱量: 1.0mg雍容华贵天赐而生
双十珍品,低致十毫克焦油及十毫克一氧化碳
为“淡雅香”之完美诠辞
外包装具有皮革般质感
独特卖点:清雅口感,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