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狮舞是中华各族民间舞蹈之一, 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民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是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舞狮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舞在旧时称"太平乐",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汉代起源说
有关舞狮子的文字记载,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便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就将狮皮剥下,由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狮舞子。
到了唐朝,狮舞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狮舞子”。当时的狮舞子,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的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唐代以后,狮舞子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长期的流传中,通过民间艺人不断的创造,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舞狮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以狮头重量见长,狮头重达90余斤;河北徐水县的舞狮动作矫健,能跃上五张方桌子,在桌面上表演;
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山东的《大狮子》在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既惊险又显勇猛;